综合新闻

“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在兰州召开——中俄青年科学家共话冻土研究

  
      2025年4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北麓河冻土站主办的“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在兰州顺利召开,会议聚焦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多个议题,来自俄罗斯Melnikov冻土研究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团与中方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室主任温智主持。西北院科研处副处长廖杰、研究生处处长刘晓东、北麓河冻土站站长陈继等分别列席了会议。俄罗斯科学院Melnikov冻土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Sivtsev Maksim、Gorokhov Ivan 和 Urantaev Egor 等与会参加。
       会议伊始,温智主任及陈继站长对远道而来的俄罗斯青年科学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双方与会人员首先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廖杰副处长介绍了西北研究院的整体概况、科研团队构成,表达了与俄罗斯青年人才深化交流合作的坚定意愿。刘晓东处长介绍了西北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国际留学情况,并欢迎国际学生的咨询及报考。北麓河站赵静毅博士详细介绍了该站在多年冻土研究、野外观测网络建设和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重要成果。
       学术交流环节由北麓河站游艳辉研究员主持。Melnikov冻土研究所的三位专家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Sivtsev Maksim 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应对热喀斯特地貌干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Gorokhov Ivan 主任工程师展示了利用探地雷达从冰雪表面探测冰冻圈水体的先进技术及其应用成效;Urantaev Egor 工程师则围绕冻土区桩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中方代表高佳潍博士介绍了桩的轴向荷载测试方法;王俊程博士介绍了寒区工程热管的新型设计及传热性能。双方科研人员在会上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探讨,现场氛围浓厚。
       4月24 日,在北麓河站王俊程博士的陪同下,俄罗斯科学院 Melnikov 冻土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 Sivtsev Maksim 一行到访北麓河野外观测站。他们参观了站内的冻土路基筑路措施示范工程、热融湖塘监测场以及桩基原位试验场等多处试验场地。俄方青年学者对北麓河站的冻土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认可在艰苦环境下开展的高海拔区域冻土研究。他们表示,相较于高纬度区域,高海拔区域的冻土研究面临更多困难,但北麓河站的工作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俄方学者对本站的研究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的意愿。
       此次交流会不仅加深了中俄双方对彼此研究方向与合作潜力的了解,也为未来在野外联合观测、科研项目协作与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的成功召开将有力推动两国在冻土科学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为全球寒区工程挑战的应对和冻土科学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兰州参会人员合影

吴吉春副站长介绍北麓河站桩基试验场
俄访问学者与我站人员合影